勇源專欄

2022-06-09 血尿?是我的身體出問題了嗎?

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泌尿科主治醫師 張景欣醫師
       不論是門診病患,或是從網路粉絲專頁傳來的訊息,「血尿」都是最常被問的一個問題。有些病患表現得很緊張,感覺好像馬上有生命危險;有些病患看似非常「佛系」,只是順口問問;但絕大多數,都是一臉茫然,只知道「檢驗所/健檢/診所的醫師告訴我要來醫院做檢查」。
       臨床上,泌尿科的「血尿」,就如同胸腔科的「咳嗽」,神經科的「頭痛」一般,是常見的「症狀」,但背後有許多可能的「診斷」,需要醫師一一汰除,留下一個最為可能的病症再加以治療。如果是女性病患,甚至要會診婦產科或直腸科;至於原因,請聽我娓娓道來……。

血尿的程度
       通常我會問病患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是直接看到血尿出來?或是馬桶裡面有血?或是衛生紙上有血?有看到血塊嗎?」
       如果看到血直接從尿道出來,稱作為「巨觀血尿」(gross hematuria,macroscopic hematuria) ;若同時看到有血塊,代表出血的量比較多;若擦拭後,才看到衛生紙上有血漬,代表出血的量比較少,可能只是尿道口的黏膜損傷。倘若只是在馬桶水裡面看到血,則要考慮出血的部位可能是婦科器官,甚至是嚴重的痔瘡出血。退一步說,就算是看到鮮紅色的尿液,也有可能是吃過火龍果、甜菜根、維他命之後的暫時現象。如果病患否認看到血色尿液,只因外院的尿液檢驗報告顯示「顯微鏡下發現尿液裏面有紅血球」,這就屬於「顯微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 。
       有一種狀況,非常常見,但已經不能算是血尿:病患既沒有看到紅色的尿液,顯微鏡檢也看不到紅血球,但是用機器或試紙,偵測到「紅血球破裂釋放出的物質」,這被稱作「潛血反應」。如果經過反覆尿液檢驗,程度沒有惡化,升級到顯微血尿或巨觀血尿,多半不用太過於擔心。

血尿相關疾病與年齡的關係
       如果確定是血尿,可以用年齡來做簡單的分類,舉例來說,看到小女孩,要想到尿床、或是先天構造異常;看到年輕女性,要想到膀胱炎、腎臟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看到中年女性,要想到泌尿道結石或是尿失禁;看到老奶奶,要想到膀胱或腎臟腫瘤的可能性。當然,如此的推斷不能變成先入為主的偏見,倘若環境條件允許,還可以安排相關的檢查來分辨。

血尿與下泌尿道症狀
       雖然泌尿系統由上至下,由外而內,分為腎臟實質,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由於輸尿管與膀胱交接處(uretero-vesicle junction, UVJ)形成閥門一樣的構造,讓尿液只能由上往下流動,因此可以以此為界線,將泌尿系統分段。通常,病患比較有感覺的,是屬於「下泌尿道症狀」,詳細可以分為「排尿」與「儲尿」兩個類型,例如:
  • 排尿相關
尿流細小:排尿流速變得較慢且無力。
出力解尿:解尿時,需借助肚子出力。
排尿中斷:排尿時,尿流會中斷後再繼續排尿。
排尿不清:排尿完畢卻仍有尿不乾淨的感覺。
  • 儲尿相關
頻尿:排尿後(兩個小時內)即又有再次排尿的需求
急尿:難以忍受須立即去排尿的感覺。
夜尿:在夜晚入睡後,需要起床小便幾次。

       在男性,有相似的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s Score,簡稱 IPSS),用於評估攝護腺肥大。女性沒有攝護腺,但是有一樣的困擾,代表膀胱與膀胱頸括約肌之間的交互關係,此量表可以當作疾病評估的指標(如果分數降低,代表治療有效果)。接下來,醫師就會進行病史詢問,過往的疾病,使用的藥物,家族病史……都能協助診斷。粗略來說,如果症狀發生的時間是:
  • 以「天」計算,加上尿液檢驗顯示,細菌感染尿道膀胱的可能較高。
  • 以「月」計算,需要用X光與超音波佐證膀胱結石。
  • 以「年」計算,要考慮膀胱脫垂或膀胱腫瘤,通常需要侵入式的檢驗協助,如膀胱內視鏡檢查(cystoscopy),膀胱功能檢查(urodynamic study) 。
血尿與上泌尿道
       部分的上泌尿道疾病,可能有強烈症狀與不適,例如:
  • 腎盂腎炎:單側腰痛與反覆高燒,需要住院,進行靜脈抗生素治療。
  • 輸尿管結石:導致腎積水、單側的嚴重腰痛,往往需要來急診室打止痛針。
       但是另一部分的上泌尿疾病,往往症狀輕微,被病患忽略,例如腎臟結石,腎盂的泌尿上皮惡性腫瘤(癌症, urothelial carcinoma),腎臟實質的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需要注射顯影劑的腎盂攝影(IVP),或診斷性的硬式/軟式輸尿管內視鏡手術。舉例來說,台灣女性的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發生率,在國際上也是排名靠前,儼然就是一種國病;在國內醫學中心(台大,長庚)已經發表的研究顯示,可能是台灣人民平時藥補與食補,不經意攝入一些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進而累積在腎臟中,演進為癌症。
       筆走至此,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強調單側」?因為腎臟與輸尿管作為對稱的器官,是老天爺的恩賜,就算單邊的腎臟出了問題,也有對側的腎臟「加班」,把排毒與排尿的工作攬過去,因此不會發現整體尿量減少,或是尿毒指數上升;同理,腎盂發炎,或是結石阻塞輸尿管,應該都是單邊發生之後,病患就來求診了,很少放任病況嚴重到另一側也出狀況。倘若兩側後背部(下腰部)同時產生疼痛,反而要考慮後背肌肉與神經的疾病。

結語
       提到尿血、咳血、吐血,一般民眾都會很緊張,但是相對起來,血尿的出血量通常是較低的,出血點通常是泌尿系統內的黏膜微血管破裂,因此不需要太過於緊張。而且,血尿最常見原因是泌尿道感染;倘若經過近期的檢查,排除掉結石或腫瘤的其他因素;就像是面對感冒的方式,充分的飲水,充分的休息,規律適量的運動,是比服用藥物更加重要的「處方」。

張景欣醫師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 骨盆健康中心 主任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碩士

  •陽明大學微免所博士班

專長:
       • 雷射攝護腺汽化手術
       • 泌尿系統腫瘤手術
       • 顯微精索靜脈結紥術
       • 尿路結石之微創手術
       • 男性不孕症及節育手術
       • 泌尿系統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
       • 女性排尿障礙及尿失禁手術
       • 一般泌尿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