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源專欄

2015-12-14 乳癌病人術後復健及生活規劃

文∕ 簡毓芬(資深職能治療師、淋巴水腫治療師)

  乳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之一,癌發率高且足年攀升,早期診斷、治療,相對治癒率、長期存活率高,因此,如何協助乳癌病友回歸健康新生活,提昇生活品質,是不容忽視的議題!本文以【職能治療師】的觀點來探討乳癌病人常見的問題及迷思,並以回歸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質為重點,來替癌友解除疑惑、提出改善建議並進一步做生活規劃指引以改善生活品質。

以下分三個段落來解惑。

一、乳癌術後常見症狀及改善方法    
症狀1:
開刀側胸區腋下緊縮:手術後隨著傷口血水收乾,胸區傷處也跟著癒合緊繃,此時正是復健運動開始的時機,建議可跟著做以下運動。
改善方法:
1. 深呼吸運動、擴胸運動:有助於胸腔開闊、減低傷口造成的緊繃窒息感。
2. 頸部伸展運動:如抬頭緩慢向上仰/向下看,頭部向左右緩慢轉動,頸部順時鐘/逆時鐘緩慢旋轉。
3. 胸背部伸展運動:肩膀向前轉/向後轉、聳肩、挺胸。
4. 手臂伸展運動:肩關節做向上伸展及側開,讓胸區適度漸進式延展,以避免傷口在恢復過程中造成過度緊縮、沾黏現象。每個動作拉到緊繃處停留10秒,放下放鬆10秒,重複5-10次。一天3回合。每天增加上抬及側開角度,以提升肩關節活動度。
5. 進階個別化伸展運動建議諮詢復鍵科治療師。

症狀2:腋網症候群(AWS—Axillary Web Syndrome):手術過程伴隨淋巴結的摘除,由腋窩開始會形成一條索狀物或呈現樹枝狀,一直延伸到手肘、甚至到大拇指根部,進而影響肩關節、肘關節及腕關節伸展。
改善方法:
1. 初階:肩關節及手肘關節同步伸展運動:向上伸展、向側外展,手肘盡量打直。當索狀物有緊繃拉扯感時停留10秒,放下放鬆10秒,重複5-10次。一天3回合。
2. 進階:依傷口狀況調整伸展程度,建議諮詢復健科治療師。

症狀3感覺異常現象:傷口周圍、腋下及上手臂區域會出現感覺異常現象(不定點抽痛、針扎感、麻木或疼痛)
改善方法:感覺再教育訓練:可在這些區域給予輕淺的感覺刺激,如:用手輕撫、輕拍、輕按或用沐浴球於皮表輕刷(避開傷口逢合處),皆有助於改善麻痛現象,但若傷口血水未完全收乾則暫緩。

症狀4:肩膀姿勢不對稱:由於開刀後,心理上會怕前胸或腋下傷口裂開、扯傷,常會將肩膀拱起向前傾、手臂緊緊的夾在腋下,如此易造成:
1. 兩側肩膀姿勢不對稱(一前一後、高低肩)。
2. 易造成肩關節轉軸不穩,容易扭傷。
3. 傷口在癒合時易造成胸璧過緊影響肩關節活動。
4. 長期下來易造成肩頸痠痛、背痛問題。
改善方法:

1. 可做肩胛骨內收(擴胸運動):採站姿,配合深呼吸,吸氣時將兩側肩胛骨緩慢向脊椎方向靠攏停5-10秒,吐氣時放鬆,重複10次,每日3-5回。
2. 盡可能抬頭挺胸,不彎腰駝背,維持肩膀正確姿勢。

症狀5:上肢淋巴水腫:開刀側相關回流區都可能造成淋巴水腫發生,如:右側乳房開刀摘除右腋下淋巴結,則右胸區及右上肢可能發生淋巴水腫。
改善方法:

1. 淋巴水腫概念及預防原則—『職能治療師』提供個別化淋巴水腫預防衛教。
2. 生活規劃—『職能治療師』可協助乳癌病友做個別化生活諮詢及建議,進一步再規劃新生活,以預防淋巴水腫及降低復腫率,並提昇生活品質。
3. 淋巴水腫治療—採歐美盛行的『整合性退腫治療』,包括:個別化淋巴水腫預防衛教、皮膚指甲照顧、徒手淋巴引流、加壓治療及退腫性運動,由受過訓練的淋巴水腫治療師執行。

二、淋巴水腫的迷思Q & A
『淋巴水腫』是乳癌病人可能的併發症之一,如何適當的預防以避免其發生、進而影響上肢的功能及癌後生活品質,是一個不容輕忽的議題!以下針對病友常見的困惑提出解答。

Q1:什麼是淋巴水腫?
A:當淋巴結被手術摘除,或淋巴回流系統的任一環節有缺失,或局部有感染時,身體沒有辦法有效而快速的使淋巴液回流,造成淋巴液堆積在組織間隙裡面,就產生腫脹的現象。

Q2:『我』會不會淋巴水腫?
A:淋巴水腫的發生率從2%~67%不等,最主要原因為乳房手術摘除淋巴結的方式,現今醫學進步,淋巴摘除術由『腋下淋巴摘除術』演進到『前哨淋巴化驗』,大幅降低淋巴水腫的發生率。而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及生活角色不同,執行的日常生活、工作、休閒活動也有所差異,因此每個病人的發生率是不同的。通常淋巴結摘除的範圍及數目較多者,淋巴水腫的發生率越高。

Q3:現在沒有....以後會不會有....?
A:乳癌病人淋巴水腫的發生率目前還不清楚,國內外相關的研究報告指出的發生有低到6%以下,而也有高到80%的情形。發生的時間可能是手術後幾個月到幾年,也有手術後30年才出現淋巴水腫的案例。
因此要有正確的觀念!
 →只要是乳癌或其他癌症開刀,有摘除淋巴結的病人我們都視為潛伏期狀態。而淋巴結摘取了不會再生,在未來皆要預防淋巴水腫的發生。現今醫學進步,開刀的方式也改變,摘除淋巴結的數目也較少,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療的副作用也減少,故發生淋巴水腫的機率較以往小很多,但還是有少數的病人會發展出淋巴水腫。

Q4:如何預防淋巴水腫?
A:1.基本觀念:要知道如何預防淋巴水腫,要先了解「自己」是否是淋巴水腫
  的高危險群,再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休閒」及「運動」是
  否屬於高風險性的。以下為乳癌病人發生淋巴水腫的相關危險因素:
1.淋巴結摘除的範圍及數目較多者(尤其轉移數目多者)
2.有接受放射線治療及某些化療藥物副作用
3.手術後傷口癒合較慢,或積液持續時間較久
4.感染:傷側及患肢蜂窩性組織炎、嚴重皮膚炎
5.局部腫瘤復發,直接影響淋巴回流
6.肥胖、老化

→若為淋巴水腫高危險群者(如上述相關危險因素越多者),生活上又從事高風險的活動者,相對淋巴水腫的風險性偏高,而若為低危險群者(如:前哨淋巴化驗、無化學治療、無放射線治療者),相對偶爾從事高風險活動,淋巴水腫發生率低。 
 

2.預防淋巴水腫的基本原則:
§ 保護皮膚,避免皮膚有傷口及感染: 
(1) 避免於患肢抽血、注射、打點滴、針灸、拔罐或放血、刮痧。
(2) 從事戶外活動時,避免曬傷、蚊蟲咬傷。?剪指甲時要小心。
(3) 每天在患肢皮膚塗抹弱酸性乳液(ph 5.5~6),避免皮膚乾裂
(4) 從事廚房或園藝工作時應戴保護性手套,避免切傷、刮傷、刀傷、燙傷。
(5) 如果有香港手、腳等黴菌感染時,請看皮膚科醫師。
(6) 皮表有傷口時應消毒處理,避免造成感染,且觀察傷口癒合狀況,若無法處理請掛皮膚科或感染科醫師協助處理。 
(7) 若患肢有發紅、發熱、或異常腫痛現象時,應儘速求醫,切勿輕忽。

§ 減少干擾淋巴液回流的因子 
(1) 避免患肢穿戴緊身無彈性的衣物,手錶或首飾應寬鬆避免過重及勒痕。
(2) 背包的背帶應為寬版式背帶。避免患側肩膀長時間承重。
(3) 胸罩應鬆緊適度、避免細肩帶的胸罩。
(4) 避免於患肢測量血壓。

§ 限制組織間液的產生
(1)避免使用患肢做過度勞累的活動,如:提重物、搬運重物、練習舉重等。
(2)避免上肢重複性高的肢體活動,如:推、拉、甩、撐、拍…等相關活動。    
(3)長時間使用患肢做較輕鬆事務時,中途應多休息
(4)由於溫度增加會使血管擴張,可能會增加組織間液的產生。因此宜避免長時間曝曬炎陽下,也不建議在患肢熱敷或使用蒸氣浴、烤箱、泡溫泉等高溫持續性活動
(5) 由於深部按摩也會使血管擴張,增加組織間液的產生,宜避免患肢及開刀側相關回流區做深層用力的按摩
(6)有淋巴水腫的病友在搭飛機時,因氣壓較低易使水腫增加,宜穿戴壓力手套或用低彈性繃帶加壓纏繞。目前研究顯示,低於8小時的飛行發生淋巴水腫機率低。
(7) 保持適當體重及均衡的飲食(低鹽、低脂、高纖)。
 
三、如何規劃健康新生活
   『職能治療師』可協助乳癌病友做個別化淋巴水腫預防衛教、生活諮詢及建議,讓病友了解自己當下生理狀況為淋巴水腫高危險群或低危險群,進而個別諮詢所處的生活模式屬高風險或低風險活動,透過活動分析協助選擇適當的休閒活動、運動,運用省能省力原則、輔具來協助日常生活安排及工作內容/方式調整,進而再規劃健康新生活,以預防淋巴水腫及降低復腫率,並提升生活品質。

以下為從事休閒活動內容的風險程度:
風險性 高風險(High risk) 中度風險(Medium Risk) 較有益的(Beneficial)
活動類型 1.園藝、種菜(粗重器具)
2.激烈打網球、桌球、
  羽毛球、高爾夫球
3.鏟雪、滑雪
4.搬家、運送行李
5.用力刷洗、搓揉
6.單用傷側手臂提重物
7.激烈的騎馬、激烈跑步
8.泡溫泉、蒸氣浴、烤箱
9.重按摩(傷側胸及手臂)
10.甩手功
1.持續長時間慢跑
2.騎腳踏車
3.跑步機(有扶手抓握)
4.用身體靠著提重物
5.輕鬆的騎馬
6.中階~高階程度瑜珈
1.游泳
2.走路散步
3.初階~中階程度瑜珈
4.緩和太極
5.水中有氧
6.退腫性運動* 
7.自我淋巴引流*
『*』退腫性運動,自我淋巴引流為淋巴水腫專業治療的一部分,須由專業治療師指導。

以上內容為初步衛教,建議諮詢職能治療師,進一步做個別化諮詢,以打造專屬自己的生活規劃、讓生活安全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