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癌症中心 洪歆 諮商心理師
「死亡和烈日一樣,令人無法直視。但是唯有理解、看透心底這份對死亡的恐懼,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深刻、更珍貴、更充滿意義。」歐文亞隆,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在著作《死亡恐懼》一書中的封面寫下這段文字。
這讓我想起曾經探訪住院中的一位年輕妹妹,她非常樂觀活潑,罹癌前是個很開朗的行政秘書,很喜歡跟人聊天,但卻突如其來的罹癌。是在陪伴爸爸臨終的前一年發現的,她和爸爸都很積極配合治療,效果卻不如預期,而爸爸又患有嚴重的焦慮症,讓家人照顧得心力交瘁,甚至煩悶到連醫院的電話都不敢接了,但在爸爸的最後幾個月她決定多花時間陪伴,讓爸爸感到安心。在我印象中,爸爸臨終前的最後一刻,只有妹妹陪著他。妹妹跟我說,他放心的走了!妹妹似乎是完成了一件很大的任務,心裡也安心很多,然後繼續面對她的抗癌歷程。
妹妹一面治療,一面對抗惱人的身體副作用,過了一段很辛苦的時期,妹妹還是決定跟公司請長假,她不想離職,因為她對未來仍有很多期待和夢想,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像書中提到的,作者常問他的病人:「到底死亡令你害怕的是哪一點?」作者認為你越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你的死亡恐懼就會更深,如同尼采說的「活得精采」、「死得及時」。在妹妹現在的狀態,她多麼期待重返職場、回到正常的社交生活,這是她的治療動力。
然而,妹妹的病情卻突然惡化,惡化到醫生判斷已經無法再做任何治療了!那一瞬間,妹妹告訴我,她沒辦法再回到過去生活了,那她還活著有甚麼意義呢!於是在她住院期間,我們一直談論著她的夢想、她想要的生活等等,有時談到死亡,她會不自覺的跳過這個話題,我慢慢地等著等著、陪著她、陪著她推著輪椅在院區逛逛,陪著她想念家中可愛的貓咪們。直到有一天,病房護理師告訴我,她半夜突然夢遊,而且在病房脫光光走出病房,剛好被護理師看到,趕緊帶她回到病房安撫她。隔天醒來,她聽到這件事,很害怕自己會不會越來越常發生這類的事,我繼續陪著她害怕、陪著她失望絕望。妹妹說,死亡讓她不再是自己、死亡會讓她失去家人,她不希望媽媽在爸爸過世後接下來又要面對她的離開,死亡讓她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死亡帶給她的不是解脫,而是一連串的失去和恐懼感。那時候,我從沒看過她的媽媽和哥哥來訪,唯一只有見過她的男友細心地陪在她旁邊,她在意她的媽媽,但卻不敢要求媽媽來陪她,因為她害怕看見媽媽傷心欲絕的樣子。
直到有一天,她跟我說她很想念媽媽,生命如此短暫,但面對死亡,她只想要媽媽和家人能陪在她身邊到最後一刻,這樣就滿足了!終於她鼓起了勇氣告訴了媽媽。我記得在最後的幾天,媽媽和男友就這樣陪在她旁邊,安詳地睡去,放下她的恐懼和害怕,離開了這個世界。
死亡,不容易談論,因為這段經驗太難用言語表達了,只能慢慢理解它,理解它帶給我們人生甚麼樣的意義,我們才有辦法:焉知生、怎知死!
參考書目:歐文亞隆(2009)。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台北:心靈工坊。
洪歆 諮商心理師
現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諮商心理師
學歷:
中原大學心理系
實踐大學家庭諮商與輔導系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