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 葉北辰
癌症對病人來說是一個重大壓力源,同時對家屬(尤其是主要照顧者)也帶來很大的壓力。事實上,主要照顧者面對癌症所感受到的壓力可能不會比病人低。然後病人壓力和照顧者壓力的交互作用可能會造成一些爭執,例如在抗癌和養生資訊如此蓬勃的時代,好像什麼問題都可以找個方法來解決,問醫生、問其他病人,甚至是google一下(前一陣子才有一個瑞典醫生編了一首歌曲爆紅:Never google your symptoms,就以詼諧的方式提醒社會大眾不要盲目地用自己的症狀去查詢網路資料,很可能會產生錯誤的判斷)。有一個正面的力量當然很棒:相信自己可以(幫生病的家人)處理生病相關的困擾,但家屬也容易衍生出一個迷思:因為努力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出了什麼狀況就是我不夠努力。這類迷思包括:「每次都說不想吃,到底怎樣才能讓他/她多吃一點?」、「他/她痛的時候我好像都幫不上忙,好煩」、「他/她心情不好的時候怎麼安慰都沒有用,真的很無力」、「我也很累,但我還是必須打起精神來為他/她做些什麼」、「有的時候想要休息或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知怎麼地就會有點罪惡感」、「我這麼關心這麼努力,他/她(病人)卻不好好配合,我很生氣」。
身為一個心理師,我都會先問家屬「這麼照顧病人,有沒有花一點心力照顧自己?」。大部分主要照顧者這才發現好像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盡心盡力照顧病人,卻把自己的需求拋諸腦後,認為自己不可以喊累、不能鬆懈,簡直把自己當成機器人(沒有好好吃、沒有好好睡、也沒有好好休息)。我常聽到醫護人員安慰這樣的家屬「正因為病人需要你,所以你更要先好好照顧自己、穩定自己,如果你垮了,病人就跟著一起垮」,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卻不見得有效果,因為家屬們在理智上可以知道,情感上卻做不到。這時候要提醒主要照顧者的一句話就是:「你越全能,他越失能」,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你做的越多,病人能做的就越少。
抗癌之路再怎麼艱辛,比賽選手依然是病人,照顧者只是一個輔助、支援的角色,可以在旁邊搖旗吶喊、送水遞毛巾、討論戰術和給建議,但是不可能代替他下去參加比賽!病人接受治療後,可能要住院、躺床、常常休息,很多原本可以做的事情現在不能做了,被迫脫離原本的生活模式,這樣的生活很容易促進病友的心智回到某種原初的狀態。這時如果家屬照顧的無微不至(像成人照顧幼兒那般),會更容易促發病人心智的退行(mental regression),反而剝奪了病人在抗癌之路上自主性,也沒機會在病中練習自我照顧的能力,這裡要呈現的觀念是:當家屬照顧的越多,長期來說對病人有害無益。
病人的照顧者要先肯定自己對病人的關心,或許病人現在的身體或心理情緒狀況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沒有你的這些努力,他的狀況應該只會更差。如果真的覺得很焦慮,無法讓自己少做一點,試著對自己說:「我越全能,他越失能」,你只要盡力做好啦啦隊或是教練的角色,其他的,就交給參賽選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