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源專欄

2022-08-10 預防乳癌應該遠離豆製品?錯!你應該要多吃

文/湞媄診所院長王姿允醫師
 
       一位藝人40歲乳癌離世的新聞震驚了國人。事實上乳癌在台灣已經成為女性癌症死亡率排名的第二位,僅次於肺癌。依衛福部109年的統計,台灣每天有7.3位女性死於乳癌。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乳癌定期篩檢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透過日常的飲食來減少乳癌的發生機率。

       日前就有一位營養師發表了一張圖文,寫到預防乳癌應該遠離八大類食物。可惜裡面充斥不少錯誤資訊,其中最離譜的是「植物性荷爾蒙食物,如豆腐、豆漿、豆花、豆皮」,本來還有「葉菜類」,不過後來那位營養師大概是看到大家的黑人問號於是修改了內容。王醫師先來解釋一下這個我在診間被問到爛掉的「豆製品V.S.乳癌的爭議」。

       首先,反對豆製品的一方認為,黃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這就是導致乳癌的罪魁禍首,但真的是這樣嗎?豆製品跟乳癌相關的研究非常多,所以我採取的是時間在三年內、而且人數跟證據等級更高的研究。首先是今年2022年3月的營養學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有一篇meta-analysis綜合分析的研究,所謂綜合分析,就是把相同主題所有相關文獻系統性的結合,把所有的結果量化、彙整出一個總結論。這個研究納入2021年9月16日以前共81篇的論文,探討大豆、大豆異黃酮和大豆蛋白的攝入量與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風險。研究結果發現,大豆攝入量的增加可以顯著降低10%癌症發病風險,而且有劑量關係,每增加一天25克的大豆攝入量,癌症發病率就會降低4%。而大豆異黃酮的攝入量也與癌症發病風險呈負相關,每增加10毫克的大豆異黃酮攝入量,就可以降低4%的癌症發病率。而大豆蛋白則未觀察到顯著相關性,推測應該跟每個研究中用的大豆蛋白粉的純度、添加物都差異甚大有關。至於死亡率,大量攝入大豆、大豆異黃酮和大豆蛋白都與癌症死亡率無關。

       這個研究認為大豆異黃酮的成分就是抗癌的關鍵角色,建議以預防癌症的觀點,應該把豆類食物放入每日的健康飲食中。那就會有人問了,那我如果有乳癌,還可以吃「大豆異黃酮」的補充劑嗎? 在2019年《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有一篇長達11年的法國研究,對象是七萬多名50歲以上女性,結果發現:1.服用大豆異黃酮跟整體乳癌風險「沒有」相關性。2.若妳是有乳癌病史,服用大豆異黃酮會增加2倍高的雌激素受體陰性乳癌的風險。但是若是停經前後年齡而且沒有乳癌家族史的人,反而服用大豆異黃酮會降低雌激素陽性乳癌風險。這個研究說明了大豆異黃酮與動物性雌激素不同的「雙向調節」功能,雖然大豆異黃酮是雌激素的同分異構物,有著相似的長相,植物性雌激素的威力沒有動物性大,但可以佔據受體的位置。雌激素跟受體的關係就像一個蘿蔔一個坑。當身體雌激素不足(例如更年期)時,就像蘿蔔不夠但是一堆坑,大豆異黃酮可以佔據這些坑,會幫忙減輕更年期的症狀。但若雌激素太多時,大豆異黃酮可以佔據受體,讓過多的雌激素減少刺激到受體,因此對於雌激素受體陽性的乳癌來說會有降低風險的好處,就像避免乳癌復發的抗荷爾蒙藥物泰莫西芬(tamoxifen)一樣,也是跟雌激素搶位置,達到抑制雌激素的作用。

       對於家族史一等親乳癌或是雌激素受體陰性的人來說,有基因的影響,若再加上後天高脂飲食、環境荷爾蒙的增加,又無法達到以上說的佔據受體得到的好處,因此任何一種「雌激素濃縮的補充錠劑」都是不建議的。所以今年的綜合分析會出現大豆異黃酮攝取會降低乳癌風險的結論,我個人認為還是納入的雌激素陽性受體的個案較多。由於無法確認每個人的雌激素受體是陽性還是陰性,所以我一律建議,「不要服用大豆異黃酮的濃縮補充劑」,至於天然的食物,再怎麼吃很難吃到大豆異黃酮超量,所以不管陽性或陰性,從天然食物的豆漿豆腐都能得到好處。以衛福部建議一天不超過50mg的大豆異黃酮來看,黃豆中的異黃酮含量才0.1%-0.4%,97%都是吸收率差的「含醣基大豆異黃酮」,而且對中樞神經、血管、膀胱、骨骼、皮膚β-雌激素接受體的親和力是乳房跟子宮的 α-雌激素受體的7倍,其實對骨鬆和心血管有益處外,對乳房跟子宮影響甚小,且食物中的吸收量其實真的不足以影響體內的荷爾蒙。比起豆漿豆腐,環境荷爾蒙的影響跟高脂高糖飲食才是更嚴重的,日本過去都是以豆類製品為每天三餐的食物,乳癌比西方國家低很多,但自從麵包蛋糕炸物跟飲食西化後,乳癌就越來越年輕化。
 
       目前我們應該重視的,是越來越多的塑化劑、環境荷爾蒙、受到雌激素污染的牛肉和雞肉,還有一些日用化學品,而環境荷爾蒙是脂溶性的,會存留在高脂肪的肉類或內臟,所以比起黃豆,妳更應該擔心的是脂肪的攝取。其實流行病學看到亞洲婦女的乳癌盛行率遠低於歐美女性。推測主要因素,可能是因為亞洲人比歐美國家更普遍的攝取黃豆類製品。那為什麼攝取黃豆可以有抗癌的作用呢? 一個原因是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s)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本身就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調降跟發炎相關的基因,而許多癌症的發生都跟長期的慢性發炎有關,這就是為何2016年的研究顯示黃豆類的攝取可以降低至少10種跟發炎相關的慢性疾病風險:包括冠心症、中風、心衰竭、糖尿病、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失智症、憂鬱症。另外黃酮類(Flavonoids)本來就是對腸道菌有益的物質,在2016年的動物實驗中,發現吃高脂肪飲食造成的腸道菌相失衡,可經由給予黃酮類的補充劑得到修復。

       其實抗癌食物都一樣,就像致癌食物就那幾種是一樣的道理,想要預防癌症,請記得除了可多吃非加工的黃豆製品,也請注意以下八個原則:1.維持低脂肪飲食(總脂肪含量不超過30%,飽和脂肪小於10%)。2.不吃高脂肉類和內臟。3.少吃油炸食品。4.保持高纖維(全穀類、海藻類各種顏色深綠色蔬菜跟莓果類)飲食。5.不碰加工製品。6.避免精緻糖類。7.戒菸戒酒多運動。8.外食注意避免塑膠袋裝熱食。

       最後,王醫師的結論是。要得到大豆異黃酮抗癌的好處,不用特別去吃濃縮劑,只要多攝取添加物少的豆類製品。豆漿豆腐本身是抗癌食物兼好的蛋白質來源,一天1000cc的豆漿或兩盒豆腐之類的都不用太擔心,因為攝取過多是熱量的問題而不是荷爾蒙的問題喔!希望不要再引起大眾恐慌囉! 我再補充一點,豆漿豆腐跟痛風也沒有關係、也不會女乳症,請大家不要再誤會黃豆囉!

本文由王姿允醫師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王姿允醫師
現職:     
       湞媄診所 院長
       詠美時尚診所醫師
       晶英康健診所 醫療執行長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班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專長:
       肥胖醫學、老年醫學、骨鬆醫學、美容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