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常勝 輔大醫院營養部主任、輔大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
人體通常在25 到30 歲間達到骨骼質量的巔峰,而在30 歲之後因體內造骨細胞活性開始慢慢減退,骨細胞再生能力變差,骨細胞破壞程度大於新生能力,以致於骨質密度及骨量逐漸減少,骨骼內孔隙增大,使骨組織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造成「多孔且疏鬆的骨頭」,如同海砂屋的結構,導致骨骼強度減弱,增加骨折的風險,此稱為『骨質疏鬆症』,這是中高年齡族群最常見的骨折原因。骨質疏鬆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因骨質疏鬆而易骨折的部位有脊椎骨、前臂骨、髖關節骨及手腕部。髖關節骨折可能因此造成永久的行動不便,脊椎骨的骨折則會造成明顯的骨骼疼痛與畸形,發生率是女性高於男性。
世界衛生組織對骨質疏鬆的定義如下:
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停經婦女的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更年期後的婦女,隨著女性荷爾蒙分泌的減少或停止,引發其骨質慢慢的流失而加劇骨質疏鬆,老年性的骨質疏鬆症則是隨著年紀老邁,鈣質慢慢流失所引發,無論男女都同樣受影響,皆會增加骨折的機會,該病症也會因吸菸、酗酒、運動不足或罹患厭食症、甲狀腺機能亢進、卵巢切除及腎病變等疾病引起,而影響民眾的健康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增加社會醫療負擔。
骨質疏鬆症是現代人普遍發生的疾病,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例亦隨之增加,骨折的機會也愈高,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依健保署的統計資料,發生髖骨骨折的老人,其在一年內的死亡率約為15%~22%,實在不可輕忽。台灣目前50 歲以上的女性25%有骨質疏鬆症,60 歲以上的人口中,16%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是女性。因此認識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注意飲食營養素的攝取,適當的運動與多曬點太陽,提早做好「儲存骨本」及「護骨」的保健工作,無論年齡馬上行動都不嫌遲,如此才是骨質疏鬆症的防治之道。
骨質疏鬆症被稱為沉靜的疾病,在骨折前常沒有任何症狀,臨床上常因脊椎、髖骨或手腕骨折後,才被診斷出來。注意骨質疏鬆要檢測容易發生骨折的腰椎或臀部的骨質密度,還有的病人常因骨鈣質流失導致血鈣濃度增加,而造成腎結石等問題。骨質疏鬆症有以下的臨床症狀:
1. 背痛——背痛的程度是因人而異,輕者不致影響日常工作,重者則難以坐或站立。
2. 駝背——是脊椎壓迫性骨折的一個結果。
3. 骨折——好發的部位是在胸腰椎交界處,此處骨折常會造成腰駝及嚴重的背痛。
所以當身體有以下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是否有骨量降低的情形:
1. 邁步走動或移動身體時,腰背部無力與疼痛。
2. 脊柱漸彎,形成駝背。
3. 身高顯著變矮。
4. 容易骨折。
5. 適逢更年期、服用激素藥物等風險因子。
6. 老年人肝腎功能減弱,降低維生素D 的活化。
對於腰酸背痛等典型骨質疏鬆的病人,補充鈣質只是基礎的保養,無法根本改善骨量的流失及骨質疏鬆症所引起腰背部疼痛之症狀。此時醫師會開立降鈣素等藥物緩解症狀減輕疼痛,及具活性的維生素D 來促進鈣的吸收,增加肌肉的力量。而有些藥物如抗癲癇藥物、化療、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等會促進骨質的流失。
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
1. 女性,尤其是荷爾蒙分泌不足或太早停經的女性(45 歲以前)。
2. 種族,尤其是白種人和亞洲女性。
3. 有骨質疏鬆或髖骨骨折之家族史者。
4. 罹患慢性病的人,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或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肝臟疾病、腎功能不全、庫欣氏症候群及器官移植者。
5. 癮君子及酗酒者。
6. 缺乏運動及長期臥床活動量不足者
7. 體重過輕者(BMI 小於18),導致骨質含量變少及肌耐力降低。
8. 長期服用類固醇、肝素、抗癲癇等藥物。
9. 身體缺乏鈣質與維生素D 營養素。
10. 長期攝取高蛋白質(肉魚豆蛋類攝取過多)及高磷飲食。
11. 少接觸陽光者。
12. 早期卵巢衰竭或切除的女性。
13. 曾有骨鬆性或習慣性骨折的人。
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平時毫無感覺,建議所有更年期的婦女及具有骨折風險因子的人要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查,發現骨鬆盡早做治療。在醫學上「骨質疏鬆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骨、鈣質繼續流失」是中老年人避免骨骼損傷致殘,保持活躍生命力的關鍵。骨質疏鬆症有效的防治包括:
1. 平日飲食補充鈣是防治骨質疏鬆最基本的方法,應注意多攝取富含鈣食物,如小魚乾、蝦米、黑芝麻、乾紫菜等。
2. 適當攝取含植物荷爾蒙的食物,如豆腐、豆漿,來避免體內荷爾蒙的快速下降,導致骨質迅速流失。
3. 除了多攝取含鈣食物外,應注意會加速鈣質流失的高蛋白質與高磷食物的攝取,如大量的肉類、內臟、蛋黃、磨菇、綠豆、花生、豌豆、碳酸飲料等。
4. 避免不利於腸道吸收鈣質的酒類與含咖啡因食物。
5. 如從食物攝取的鈣不足,可依醫師或營養師的指示補充鈣片,以檸檬酸鈣與葡萄糖酸鈣的吸收率較高。
6. 已過更年期而沒有荷爾蒙治療的婦女或65 歲以上的成人應每天補充1500 毫克(mg)的鈣。有用荷爾蒙治療及尚未停經的女性或25~65 歲的成人,每天應補充1000 毫克的鈣。
7. 每天適量的曬太陽可增加體內合成維他命D,有助於鈣的吸收。
8. 增加運動量:一項分析18 個有關運動對於停經婦女骨質疏鬆的防治研究顯示,保持規律及適當的負重運動(對抗重力做的運動),如健走、慢跑、打網球、跳舞、游泳等可加強訓練骨骼肌,增加脊椎骨質密度、保護與維持骨骼彈性,增加肌耐力,改善骨骼血液循環流量及增強骨骼的耐受力。且要注意身體的平衡以防跌倒,減少骨折的風險。研究顯示,每天規律健走1.5 公里的女性,比不運動的女性會多保存骨質減少流失4~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