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玉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
農業社會裡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個節令該做甚麼事是很分明的。冬天是忙碌了一年準備休息跟享受成果的季節,從立冬開始,俗諺說「立冬補嘴空」,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各地氣候就進入最寒冷的階段。
可別以為大地封藏的時候,人們是閒著窩在家裡喔!整理農具、收拾家裡以及冬令進補,還是挺忙碌的!這個時節,《黃帝內經》裡告訴我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因此冬季養生必須注重早睡晚起、避免受寒以及減少過度思慮。所謂的慾望,是指心裡的想望,不單指情慾,在中醫的哲學思維裡,所有的慾望都應該有所節制。《黃帝內經》裡告訴我們如果冬季沒有做好養身,腎就容易受傷,容易出現腰膝酸痛、小便不利、水腫等毛病,還有得到寒冷的病證 ,怕冷、手腳冰冷。冬天沒有養生好,不單當季出現問題,也會導致春季出現毛病,到春天身體軟弱、百病叢生。
冬季在中醫裡對應的臟腑是腎臟,是萬物起源的初始,猶如一顆種子埋藏在土裡,不斷蓄積能量,等待合宜的時機發展茁壯。中醫認為,冬天陰氣偏盛,陽氣不足,人體陽氣處於潛藏狀態,新陳代謝緩慢,此時進補有利於封藏,滋養效果最好。進補雖說老少咸宜,但應因人而異。年輕人,身體健康、陽氣旺,不宜用「補陽」之品,進補偏于補陰,使用食補如蓮子、山藥、枸杞、蘿蔔等能有滋養身體的作用,飲食營養均衡充足加上適時的休息就能有不錯的效果。至於冬天容易生病的患者,或每年春、夏季總有些老毛病反覆發作的人,以及體質較虛弱的中、老年人,這些人依體質進行冬令進補對於疾病的預防有很好的效果。在補腎的基礎上,依照個人體質進行調理。
體質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類:
1. 氣虛者常見氣短易疲倦、乏力、喜嘆息、語調低微、自汗,臉色蒼白無光澤、舌淡白胖大齒痕等。氣虛者可以黃?與紅棗、桂圓煮食,還可吃些人參、黨參,人參每天5分或一錢熱水悶煮後飲用或直接用蔘片口含即可。人參、麥門冬、五味子即生脈散對氣虛自汗的人很有幫助,也可以預防夏天容易中暑的情形。但是有特殊疾病如癌症、自體免疫性疾病(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燥症等)的患者,必須請教中醫師,不可自行服用。氣虛的人常伴隨脾胃虛弱,容易腹瀉、腹脹、消化不良,四君子湯便是常見調理脾胃的方劑。
2. 血虛者常見低血壓、變換姿勢頭昏眼花、維持同一姿勢一段時間易肢體麻木、心慌心悸、失眠、面色萎黃、舌質淡白,女性月經量少、色淡等。血虛者可選用紅棗、桂圓、熟地、當歸、黃耆、桑葚子等養血的中藥材。四物湯是中醫常見的補血方劑,原本是用在跌打損傷的修復,現在成為女性婦科聖方,主要便是因為補血的功效,其實男性朋友也適用,在幫助生髮上有很大的功效。很多女性朋友會在經期結束服用幾帖四物湯,如果有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的問題的女性朋友,必須諮詢信任的中醫師使用喔!
3. 陽虛的人以畏寒怕冷、四肢不溫、溏便、陽痿為主。陽虛者主要以補腎為原則,可選用十全大補湯,黃耆,肉桂,何首烏等中藥斟酌使用。
4. 陰虛者以午後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口乾為主。陰虛者可選用西洋參、枸杞子、南北沙參、麥冬、石斛、龜板、鱉甲。食物中有烏骨雞、甲魚,均是滋陰佳品。
核桃、枸杞、黑棗、黑豆等是補腎佳品,可以搭配在食材中服用。若是脾胃虛弱者,要防止「虛不受補」,可先以黨參、茯苓、白朮、砂仁、桂枝、小茴香等調理脾胃,待胃消化功能正常後可進補,否則有害無益。生活中有氣血兩虛、陰陽兩虛,亦有氣陰兩虛者或氣血陰陽皆不足者,進補時對自己屬於哪一類,不太清楚的,還是應當請教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