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源專欄

2023-12-01 灌溉希望之苗:淺談治療後病人的希望感

文/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李宛霖助理教授
      「心理師,說實話,自從生病之後,感覺日子只能算還過得下去…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治療也還算順利,但我感受不到所謂的幸福是什麼…。」
       
       對許多治療後病人來說,從醫師宣告診斷的那一天起,世界就改變了。癌症不僅是一個生理的疾病診斷,它同時也改變了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原本對未來的期待與規劃,以及與親友之間的關係。2008年有兩位心理學家深度訪談女性乳癌病友,試圖從病友的第一人稱觀點,理解生病這件事情。病友夥伴的故事告訴我們,生病的受苦經驗往往伴隨以下擔憂與不安:(1) 擔憂治療對外觀的改變,會讓病友夥伴們很容易被帶入所謂「癌症患者」的刻板印象;(2) 因為這些刻板印象,使得陌生人對自己有先入為主的偏見,而親友則變得不知如何跟自己相處。對病友夥伴來說,除了面對症狀的各種不適、治療的長期抗戰,還要學習適應人際關係的巨大變化,照顧周遭親友不安的情緒,幾乎沒有剩餘的心理空間陪伴與安頓自己。因此,「感受不到幸福」,甚至「失去對未來的期待跟盼望」,就成了許多癌友夥伴的共同心聲。

       然而,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在面對重大人生困境時,我們仍能保持希望,因為我們的心理強度,以及在苦難中鑄造意義的能力,遠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美國正向心理學家Charles Richard Snyder提出希望理論(Hope theory),他說「希望」由三個元素所組成︰具體明確的目標(goal)= 思考的路徑方法(pathway thinking)+ 思考的動力(agency thinking),意思是人們會設定具體明確的目標,並思考著有哪些可以的方法實踐,而實現的過程,只要對自己的能力、實踐方法有信心且充滿動力,追尋目標的路上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堅持不懈。

       對於癌友夥伴而言,實踐希望理論於生活之中,意味著用嶄新的眼光看世界。希望理論所談的訂定目標,不一定要非常正向積極,像是報名參加馬拉松或三鐵任務。只要能享受生命的當下,在微小的事物中感受到愉悅或放鬆,例如: 為自己買一束花、沖一杯喜歡的咖啡、感受孩子美麗的微笑…只要能感受到活著的幸福,都是適合的希望目標小種子。只要持續的細心灌溉,相信我們終將學會如何生活;我們將有能力從被醫學名詞、回診與治療行程、以及症狀描述所淹沒的疾病世界之中跳脫出來,感受自己身為活生生的人,有著自由的可能性,可以為自己發聲,為自己歌唱,並活出屬於自己的姿態。
【作者介紹】


李宛霖 Wan-Lin Lee 
現職
  •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  助理教授
  •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 心理腫瘤與安寧療護發展委員會 委員
學經歷
  • 國立政治大學 心理學系 博士
  • 國立台灣大學 心理學系 碩士
  • 能清安欣診所 臨床心理師
  • 政治大學身心健康中心 臨床心理師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實習臨床心理師
  •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博士級研究人員
專長
  • 喪親悲傷
  • 現象學與存在取向
  • 安寧末期病患心理陪伴
  • 心理腫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