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輔大醫院復健科 陳妍妤醫師
男生和女生因為賀爾蒙及身體先天構造的不同,在成長過程可能會遇到的肌肉骨骼問題也會不太一樣。從青春期的脊椎側彎、中年的媽媽手到更年期的五十肩、骨質疏鬆,這些都是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的肌肉骨骼問題。
以下將簡述這些疾病:
一、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有許多種類,此處討論青少年原發型的脊椎側彎。脊椎側彎的成因分為內在及外在因素,在內在因素方面,有研究指出跟X染色體有關聯,這可能是女性較常見的原因之一。在學校健康檢查的時候,醫師會請同學們往前彎,摸摸看脊椎及背部左右的高低差距,這就是在篩檢有沒有脊椎側彎。當發現有異常時,即會轉介至醫院,由醫院的醫師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在青少年時期脊椎側彎不太會造成疼痛不適,為什麼我們要注意脊椎側彎呢?除了美觀問題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肌肉不平衡,常常會引發背部疼痛、走路姿勢不平衡,甚至有壓迫神經的可能。在彎曲角度大的狀態下,也有可能影響到心肺功能。
脊椎側彎的治療分為運動、背架以及手術,會依照角度以及年紀做相對應的處置。目標為預防惡化、恢復身體對稱性以及減少併發症。輕微的側彎建議運動治療,中等程度搭配背架的穿戴,如果角度太大或者在運動跟背架使用下角度持續惡化時,則要考慮手術介入。
二、狄奎凡氏症
狄奎凡氏症就是俗稱的媽媽手,是手腕靠近大拇指的肌腱腱鞘發炎。常發生在過度使用手腕的人,例如要常拿炒菜鍋的家庭主婦、新手爸媽跟長期使用鍵盤滑鼠的上班族等。過去研究統計女性發生率高於男性四倍,好發年紀約為四十歲左右,在一些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也有較高發生率。
症狀包含手腕拇指側腫痛,轉動手腕、抱小孩時疼痛,甚至導致大拇指活動或手腕活動困難。醫師在檢查時會請患者做一個握拳下壓的動作,並檢查肌腱位置有無疼痛腫脹。
治療方面可以先使用護腕或副木保護、休息減少拇指活動以及口服抗發炎藥物。如果上述方式沒效,也可以施打類固醇至發炎的腱鞘。目前超音波檢查技術普及,醫師常會使用超音波導引注射,確保藥物進到發炎的腱鞘裡面並減少附近血管跟神經的傷害。
有一半到八成的病患經過一到兩次的注射後就會改善,但少數以上治療都沒有效果或者反覆發作的病患,因類固醇長期施打可能導致局部皮膚變色、肌腱脆弱斷裂,所以可能會建議局部手術將發炎的肌腱腱鞘切除。
三、冷凍肩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有許多俗稱,包含冰凍肩、五十肩。像媽媽手一樣,女性的發生率約為男性的四倍。但好發年紀較晚,如同其俗名,通常是五十歲的時候發生,患者常常抱怨肩膀疼痛跟無法扣內衣、在車上要拿後面的東西或者洗頭都很困難。
其實冰凍肩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從一開始疼痛期到僵硬期,肩膀活動角度越來越受限,到後續「解凍期」,疼痛下降且肩膀可活動範圍逐漸恢復,歷時約略兩年。復健的治療就是希望能夠縮短受影響的時間,減少疼痛跟角度受限。
治療為復健儀器例如短波等深層熱,搭配手法跟居家運動。鐘擺運動、爬牆運動以及毛巾操,都是建議每天在家裡做的活動。如果傳統復健的效果有限,另一個較為快速且有效的方式是肩關節囊擴張術。肩關節擴張術在門診即可進行,不需住院。醫師在超音波導引之下將藥水打入關節囊,將發炎的組織撐開,打完一天可能會覺得脹痛,但搭配肩關節的活動,大部分患者的疼痛跟活動角度會有明顯改善。
四、骨質疏鬆症
過了壯年時期,骨質疏鬆症可能找上門來。在男性女性都可能發生,統計顯示有百分之八十的骨質疏鬆患者為女性,更年期過後的女性甚至每三位就有一位骨質疏鬆。為什麼女性發生率比較高呢?撇除其他共病症,更年期女性賀爾蒙的變化使原先保護骨頭的雌性激素濃度降低,導致女性骨質更快速下降。
骨質疏鬆會導致駝背、變矮,更嚴重的是容易骨折。脊椎骨的骨折導致背痛難耐,不小心跌倒手部撐地導致的手腕骨折或者屁股著地造成大腿骨骨折,都是常見造成老年人生活品質大幅下降的事情。若不幸遇到了骨質疏鬆症及脆弱性骨折,手術固定之外,目前有許多種增加骨質密度的藥物可以使用。
在脆弱性骨折發生之前,我們能夠做什麼預防骨質疏鬆呢?骨質疏鬆的風險因子包含抽菸、飲酒、缺乏維他命D、鈣質以及缺乏運動。鈣質的吸收需要維他命D的幫忙,維他命D可以從曬太陽的皮膚製造或者吃進的食物補充。由於大家普遍曬太陽的時間不夠,通常需要靠吃的補充,尤其要注意跟鈣質吸收相關的是維他命D3。有足夠的鈣原料後,還需要運動的幫忙,才能打造健康的骨質。我們無法改變賀爾蒙自然的變化,那就從生活習慣改變開始!
【作者介紹】
陳妍妤醫師
現職:
學經歷:
- 慈濟大學醫學系
- 台北榮總復健部住院醫師
- 台北榮總復健部總醫師
專長:
- 一般復健
- 腦中風復健
- 脊隨損傷復健
- 創傷性腦損傷復健
- 超音波導引注射
- 骨骼關節肌肉疾病復健